TRIZ创新理论学习


概述

​ 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它不是采取折中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 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triz 40发明原理

![TRIZ 40 发明原理](../images/TRIZ创新理论学习/TRIZ 40 发明原理.png)

技术矛盾

​ 技术矛盾是指当用已知的办法去改善技术系统的一部分(或一个参数)时,该系统的其它部分(或其它参数)就要不可容忍地变坏。常表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
在一个子系统中引入一种有用功能,导致另一个子系统产生一种有害功能或加强了已存在的一种有害功能;
消除一种有害功能导致另一个子系统有用功能降低;有用功能的加强或有害功能的减少导致另一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得复杂化。

技术矛盾问题解决过程

第一步,

​ 分析问题,找出可能存在的技术矛盾,最好能用动宾结构的词来表示矛盾。

第二步,

​ 针对具体问题确认一到几对技术矛盾,并将矛盾的双方转换成技术领域的有关术语,进而根据有关术语在TRIZ提供的39个通用工程特性参数中选定相应的工程参数。

第三步,

​ 按照相矛盾的通用工程参数编号i和j,在矛盾矩阵中找到相应的矩阵元素Mi-j,该矩阵元素值表示40条发明创新原理的序号,按照该序号找出相应的原理供下一步使用。

第四步,

​ 根据已找到的发明创新原理,结合专业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情况下,解决某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不止一条,应该对每一条相应的原理作解决技术矛盾方案的尝试。

第五步,

​ 如果第四步的努力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要考虑初始构思的技术矛盾是否真正表达了问题的本质,是否真正反映了针对问题创新改进的方向。应重新设定技术矛盾,并重复上述工作。

案例–坦克装甲改进

应用背景:

​ 坦克在战斗界声誉得业者森十个样抗打击能力强,但也需要有机动灵活性,以便更方便战斗

第一步:

​ 确定技术系统名称系统名称:坦克装甲

第二步:

​ 问题描述:需增加装甲的厚度,这样子弹击不穿,但这样坦克就会变的很笨重,行动缓慢,不利于激烈的战斗

第三步:

​ 定义技术矛盾改善的参数:“强度”(14)
​ 恶化的参数:“运动物体的重量”(1)

第四步:

​ 查找矛盾矩阵表

第五步:产生想法
发明原理序号 发明原理名称 想法
1 分割 坦克正面的装甲做厚一点,其他的做薄分割 因为正面被击打的概率高
8 重量补偿 补偿坦克的重量但会增加坦克系统的复杂性
40 复合材料 使用质量轻,有增强纤维的复合材料代替金属
15 动态特性 将装甲做成可动的不同部分,根据射来的子弹移动,犹如人拿盾牌移动
最终解决方案:

使用了分割、复合材料、动态特性三个原理。

复合装甲
a)陶瓷复合装甲(“乔巴姆”装甲);

b)贫铀装甲;
c)间隙装甲;

战斗全重:52吨
车体正面:110 mm
美国“M60A1”坦克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物理矛盾类型

物理矛盾类型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1

解决方法2


文章作者: RickyLove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RickyLove !
  目录